常州市武进区南宅实验学校
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南宅实验学校 > 课题列表 > 综合课题 > 理论学习
栏目导航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舞韵之美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张明玉  发布时间:2019-05-24  浏览次数:

都说孩子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作为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更是赞同这一点。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的、感染力最强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在人们思想材料的累积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人需要音乐,培养人的教育也同样需要音乐。而舞蹈在提高受教育者的美感,提高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自身美的修养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学校,会跳舞的孩子是可爱而有灵气的,因为他们善于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更活泼更有想象力。因此,舞蹈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更符合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小学阶段是儿童发展音乐感知能力的最佳时期,同时,运动觉和听觉显著增强,旋律表现更加丰富。舞蹈自成体系的重要教育作用有:

1、舞蹈能增强体质,改变不良姿态,使其动作协调优美。少儿身体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时期,体内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各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在舞蹈的体形训练中,一般都是正反两方面都要进行的,促使身体左右两侧发展均衡。舞蹈男女角色定位不同,符合男阳刚女阴柔的特点,舞蹈又有或悠扬或奔放的音乐伴奏,而能受到少儿的青睐。

2、舞蹈训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其自制、自持能力及意志品质。少年儿童好奇心强,好动、爱模仿,表现性舞蹈的学习使学生出大力,流大汗,每个动作都要反复进行训练,付出辛勤的劳动,这能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使其意志品质得到锻炼。

3、舞蹈使少儿性格得到良好的发展。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但同时引起了独生子女教育难的问题。一些独生子女性格孤僻、霸道,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这些都不是社会主义接班人良好的品质。通过舞蹈排练,其组织性、纪律性得到加强,因为集体舞需要与人互相配合,平等互助,消除了学生的个别特殊化心理。

4、舞蹈能增强集体荣誉感。少儿舞蹈一般都是以群体为主,排练演出形成一定的集体。一个舞蹈节目排练演出成功,是大家共同努力得到,可以增强集体向心力,以集体成功为荣。按学习迁移规律,在舞蹈排练中形成的集体荣誉感可以迁移到班集体、校集体,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集体荣誉感上去。

5、通过欣赏优秀舞蹈,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民族自尊意识,感受民族舞蹈魅力,了解民族舞蹈的文化气韵,开阔视野,团结各族人民,保存民族音乐舞蹈文化,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将其发扬光大,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6、即兴舞蹈的创编,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感情的表达力,各种诸如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创造力等也可以在其中得到锻炼,让孩子尽情欢乐,尽情宣泄他们的思想感情,回归少儿本性,使其个性得到发展。

总之,音乐课堂教学中,舞蹈教学肢体语言的渗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我在教学活动中选择了舞蹈教学来辅助音乐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下面以我执教的《美丽的金孔雀》一课为例,谈一谈在音乐课堂中融入舞蹈教学的一些尝试体验。

根据当前我国音乐教育发展方向,从儿童好玩好动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我确定以唱歌、游戏、语言、动作、舞蹈等多种方式来训练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声音、身体、动作、表演等多种形式去感受、体验、创造音乐,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发展健康的审美情感和情趣,塑造完美的人格。为此,我将本堂课教学目标确立为:

1、突出学生主体,通过情感体验和肢体语言的融合互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和小伙伴的协调交往能力。拓宽思维、丰富知识、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与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通过学习感受傣族的歌曲、器乐曲等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傣族的民俗风情。能结合课堂各种有机因素积极创作表演简单的傣族舞蹈动作,培养学生自主、大胆、大方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现代教育的小主人。

3、借助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培养集体意识的同时感受集体创作带来的无穷快乐。体验自我成就感。结合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增进民族团结。将教学重点定为:让学生通过学习能根据歌曲创编出简单而有个性的舞蹈动作。而教学难点则定为:学生创编舞蹈动作的创作过程中个性的挖掘、及自主参与能力的培养。

整堂音乐课环节紧凑,思路清晰,特别是在创编歌曲的舞蹈时,我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去感受、体验、想象、表现、创作,使学生们充分展示才华、挖掘潜力、释放情感、体验成功。通过舞蹈这一形式,还加深了孩子们对傣族的记忆,对祖国的感情也在学跳傣族舞蹈中提升。

这堂课的学生对象是三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好动、爱表现,而对音乐美的感知是比较肤浅的,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逐渐渗透对音乐知识的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教学目标很轻松地就完成了。

总体来说,这堂音乐课堂中,因为渗透了舞蹈教学,收到了奇妙的效果:

1、让学生接触了另一种美丽的“语言”。

审美对儿童来说,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审美教育的任务,就是影响它的审美程度,不论参与的学生是什么年龄,它都必须这样做。所以,选择适当的舞蹈作品作为学生舞蹈欣赏入门,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让学生尝试用肢体语言去“说话”。

“授之以鱼不若之以渔”,与其机械枯燥的教导,莫不如播撒一颗种子在孩子心中,让它自由成长。当学生懂得如何去辨别和欣赏优秀的舞蹈作品的时候,我们还要努力尝试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跳起来,快乐的舞起来。舞蹈动作可表达人的喜怒哀乐,可通过无声的动作展示特定的内容。用这些特殊的“语言”,让学生进行基本的动作对话,这同时也是进行一个艺术时间的初级过程。在基本肢体训练过程中,教师正确的动作演示对学生的舞蹈潜能的开发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尝试设计简单而有趣的队列变化、音乐节奏的变化、动作的变化,变枯燥的练习为快乐的学习。例如我结合低段学生节奏训练的学习,准备了一面小鼓,敲击出不同的节奏和力度的音响,让学生用走跑跳来表现音乐节奏的变化。在这样的训练中,就是融入了创造性的舞蹈学习。

3、在舞蹈中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音乐视听能力。

要让学生对音乐有很好的感知,感受并体验舞蹈的动作、队形、整体构图、舞蹈动作的美感,这样才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音乐视听能力。

4、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在音乐课堂中,如果学生够大胆够自信,那么,这个舞台就属于他,作为教师要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表演机会。对于大多数羞于表达、怯于表达而不习惯用动作表达和交流的学生,我们可以设计简单的动作让其表演。且要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表演热情,鼓励自我展示。不断地告诉他们,这样很美,怎样可以更美!

所以说,舞蹈教学在音乐课堂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也是不可分离的。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舞蹈可以丰富人的情感,发展人的想象力,增强人的自信心自豪感,培养人注意力集中,培养人的协调性以及友好合作的品德。使儿童在接受教育中得到高尚的情操,高雅的气质,端庄的仪态。舞蹈更是一门艺术,它不仅是舞蹈专业工作者的事业和追求,也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实施教育的根本立足点,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不仅在于提高专业教育的水平,也不在于用舞蹈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教育儿童,而是达到提高儿童素质教育的目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想,小学音乐课堂中有了舞蹈教学的辅助,必定会焕发出更富有朝气的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