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听说读写的关系

正确认识听说读写的关系

语言水平的高低,可以通过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高低来判断反过来说,听说读写都下足了功夫,就可以说是学好了这门语言.

    如果按主动和被动来分,我觉得听和读较相似,而说则和写较相似.听和读都是被动地运用语言,把外界的信息,通过眼睛和耳朵反馈给大脑.说和写都是主动地运用语言,用嘴和手把大脑里想表达的意思转化成声音和文字.

听与读

    对于母语,我们从小就生活在说母语的环境中,对我们来说,听的能力优先发展于读.而我们学外语的时候,因为没有母语那样的环境,所以在听方面条件较不利,这时我们可以先发展读的能力.其实听和读,先发展哪个并不是最重要的,其中一个培养好了,再花一些时间进行转化,就可以在另一方面也做得好.像很多人所讥笑的哑巴英语,只会看,不会听不会说.我想,一个成功的哑吧英语者,只要花一些时间来狂听,要做到听得懂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什么是成功的哑巴英语者?就是真真正正地能看懂,而不是自已一眼望过去很多单词认识然后也不怎么考虑就自以为这样就是看懂了.听不懂不外乎就是两个原因:1,听得少,大脑跟不上.2,懂的东西不够多.所以,如果真的懂得很多东西的话,只要听多一些,自然听力就会提高了.

    听和读虽然都是被动地接收信息,但是相对来说,听的知识范围要窄一些,读的知识范围要广一些.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可以知道要练好听其实比练好读要容易.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听来听去就那几个词".而在阅读的时候,能遇到的词相对来说就多得多了,同一个意思也可以有好多不同的表达,但在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可能就只是其中的一两种.

说与写

    我觉得说与写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很会写,那些说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同样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转化,大胆地开口去说,让大脑习惯于用外语来表达东西.如果是自认为很会写但苦于不会说的人,可以想想办法找些外国人来练习,次数不一定要很多,但每一次都要尽全力去表达.

    从不会说到很会说,其实中间经历了两个过程:1,说得出口,说话不卡.2,说得好.首先要敢开口,并且习惯开口,不害怕不紧张不过于激动,用很平常的心态去说,要有那种就好像我们平时自已在聊天的那种感觉.我想,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很多人都可以克服掉不会说的毛病.开不了口,很多时候都是我们的心情在作怪.

迈出了开口这个门槛后,要达到说得好,就还需要各方面的积累.

1,知识掌握的全面,想表达的东西都可以想出怎么表达.

2,发音准,语调准,不会让外国人一听就觉得你知道你是"外国人".

3,不仅能表达,而且表达得准.

    对于第一点,就需要大量的积累了,大量的学习,并且主动去收集日常生活中自已有可能用到的表达.虽然看得多,听得多后,懂的东西自然也多,但生活中有一些表达却未必能让你遇到,因为我们所看所听的都只是正规出版的东西,是不会有太多日常生活中很琐碎的东西的.这些东西都要靠我们自已主动去积累.说得不好的人,除了开不了口,另一个原因很可能就是懂的东西少,想要说的东西不知怎么表达才好.对于根本就没学过的东西,怎么可能说得了呢?所以,在这方面的不足,并不是整天朗读整天练说就可以解决,增加自已的知识,才是关键.

    我一直认为语调是很重要的,就算一个人说得再流利,如果他语调不准的话,我不认为他有多厉害.既然是说,当然不能让人觉得你是在读课文.准确的语调并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这需要大量的听,而且最好在听的时候有注意总结.什么时候用这个调,什么时候用那个调?听得多,总结得多了,在你脑里就形成了判断语调准不准的依据,首先要自已懂得什么样的语调是准,什么样的语调是不准,这样才能最终令自已也真正说得准.所以,学语言时我是不提倡从一开始就经常练说的.一开始对语调完全没有什么认识,如果太常练习说,形成了自已特有的语调,以后就很难改了.既然要学外语,就应该把正确的语调也列为学习的目标之一.

    当自已想表达的东西都可以表达出来时,口语就已经达到一定的层次了,但这还不是高层次的口语.口语好应该包括:

1,能分清哪些是属于书面的表达,哪些是属于口语的表达

2,对于近义词,能区分出它们之间的微妙差别

3,能分清不同的场合的不同用语

4,对词和词搭配要熟悉,比如动词和宾语的搭配,定语和中心语的搭配等等

    我觉得要能够做到以上四点才能算是较好的口语.平时看到网上一些说自已看了几个月动画片口语就很厉害的人,我是很持怀疑态度的,当然,如果他把口语好的标准定为"会说几句日常用语就行了"的程度的话,那又是另一回事了.语言学习还是需要扎扎实实地积累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