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言语实践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言语实践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我们的语文教育突出教师在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从“满堂灌”到“满堂练”,始终忽略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地位。在这种课堂上, 是一种“请君入瓮”式,引导学生步入的是教师预设的“圈套”,获得的是教师对文本的个人理解意见。学生们无法直接参与解读文本的实践活动,因而阅读能力得不到真正训练,最终使学生无法从诸多优秀文本中习得其言语经验,形成不了良好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言语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核心。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言语的实践,才可能真正实现语文的教育目标。

一、依托教材文本,在与文本对话中提高言语水平

古人有“感言、会意、得意忘言”之说,说的是人们阅读一篇文章,首先感受到的是文章的语言,进而理解它的含义,最后人们往往记住了这篇文章写的意思,却忘记了文章具体的语言文字。这是阅读的规律,但我们的语文课不能完全遵循这条规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得意”,更要让学生“得言”。学生的语言如何习得,运用课文的语言来表达就是一条捷径。如一位教师教学《和时间赛跑》,在两节课中,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反复地与文本对话,短短八十分钟时间里,至少读了十几遍课文。在读中层层深入,挖掘课文中的言语实践点,在读中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将课堂一次次推向高潮。教者从“整体把握”到“品析感悟”再到“综合实践”,三个环节紧紧抓住语言这根线,将语言训练、思维训练和精神熏染有机地结合起来。

语文教育强调了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言语实践,但这种实践不是随意的言语活动,它必须主要地通过接触文本——语文教材(多指课文)来实现。而对文本的接触过程必然充满师生的语感活动。语感性体现了学生在言语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的实质。语文教育中的学生言语实践是接触文本、理解文本言语形式、习得文本言语经验的过程,最终指向的是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这种言语实践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文本开展听、说、读、写言语训练。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从文本出发,回归言语本体,着眼于言语实践,让语文课焕发出其独特的魅力。学生通过积累文本的语言内容和言语图式,积淀文本言语中蕴含的丰富的言语情感,借鉴文本而又超越文本,在多样化的动态言语实践中内化运用,求得人文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最终目的是以文本语言为依托,对获取的语言信息进行筛选,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把学到的新的语言图式,新的言语内容,新的学习方法,运用于课外听、说、读、写之中。

二、挖掘情感因素,在情感体验中激发言语潜能

怎样才能让学生享受语文?只有“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才会有富有诗意的课堂,才会有承载人文情怀的语文教学。教师应在深刻理解教材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基础上,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与学生一起感受蕴涵在课文里的作者的情感,使“教材情”、“教师情”、“学生情”三者合一,融为一体,弹奏出优美的情感乐章。在涌动真情富有生命力的课堂上,学生们将更加自信,其言语潜能也必然最大限度地被激发,被解放。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离开了文本语言的学习而进行“人文”教育,势必是缘木求鱼,“荒了自己的田,干了别人的活”。在具体教学中,我们拿到了文本让学生初读感知大意,了解语言表层意思后,就要让学生批文入情,使揣摩文本独特言语意蕴与感受浓浓的人文关怀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长相思》便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一点,在深入品读诗词时教者抓住两个核心问题——纳兰身在何处?其心又在何处?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诗人当时的处境,感悟诗词所表达的思乡情。同时教学中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他让学生听配乐朗诵闭目想象,并且口头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时时巧妙的以评价提升学生的回答,使学生得到情感共鸣的同时提高言语的表达能力和水平。

三、创设活动情境,在活动过程中激活言语能力

言语是凭借语言符号进行的实践活动,语文课主要通过言语实践教育在实践着教育的人文主题。阅读教学目的最终还要落脚在交际运用上,活动教学是语言实践的最好手段,以活动激活言语,让学生通过言语活动,活化教材,把游戏、演讲、辩论、设计、表演、当导游、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学生熟悉的活动方式引进课堂,把教材“还原”成生活场景,让学生在这个现实的、生活化的环境中展开“对话”。例如在教学《世纪宝鼎》一课时,教者在让学生反复读书,充分感悟的基础上,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充满情趣同时又富有挑战性的言语实践活动情境:(1)如果让你代表中国向联合国赠送世纪宝鼎,你怎样介绍呢?(2)一位外国记者想向你采访世纪宝鼎的相关情况,你有信心接受他的采访吗?同时,教师也参与到其中,扮演联合国代表、外国记者的角色,与学生展开情境对话。在这样的平台之上,学生的表达欲望被点燃了,言语潜能被激活了,说得投入,说得快乐,说得有声有色。